- Apr 16 Fri 2010 15:08
03 《第三 行啟請上堂法事》注釋淺譯 (01)
- Apr 16 Fri 2010 12:44
02 《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5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懸旛】-
上來發符圓滿,茲當升揚寶旛。先迎四聖以光臨,次召六凡而赴會。
【譯】:上來既已圓滿「發符」法事,今當升揚「水陸法會道場」之寶旛。先當奉迎四聖慈悲而光臨,再召請六凡欣然來赴法會。
【注:寶旛】依《會本》p.540:長約四丈,寫「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 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 功德之旛」。
- Apr 16 Fri 2010 12:43
02 《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4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奉送使者】-
不速而疾,有感則通。威容儼日出之光,神足儗天行之捷。
駕雲軿而揚羽葆,載馳載驅。窮寶燄而徹風輪,宜上宜下。
幸毋廢命,須善為辭。事有勞煩,禮當攀送。
【譯】:無須加速,自然神捷而迅疾;誠心有感,則必通達。使者之威容,儼如赫日之光耀;神足迅疾,可比天行之快捷。
- Apr 16 Fri 2010 12:41
02 《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3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囑託使者】-
聖凡體同,迷悟心異。今此修齋而致請,或云赴感之不齊。
謂三寶諸天之居,固一念而可格。如六道羣生之類,有屢呼而弗聞。
蓋惡業重者,正苦留連。及邪見多者,自為障礙。非賴使人之捷疾。曷通施者之勤渠。
【譯】:聖、凡體性雖然無二,然真妄迷悟有別。今於此修建「水陸普度大齋法會」而恭請一切聖凡,但惟恐感召而來赴會者仍有所不全。
- Apr 16 Fri 2010 12:35
02 《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2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宣「證盟疏」 】- (香燈送證盟疏與正表,令齋主拈拜長跪)
雲擁旌幢。風行部曲。彷彿九霄而下。徘徊四座之間。冀暫駐於光儀。將委宣於悃欵。
【譯】:(四大使者,與其眾眷屬從空而來。)旌旗幢幡如雲簇擁,巍巍軍陣似風疾行。彷彿自九霄雲外瞬間而下,徘徊留連於四大使者尊座周間。祈請威儀煥發的使者與諸眷屬暫駐道場,聆聽我等大眾懇切宣陳心意。
【注:部曲(ㄑㄩ)】指軍隊,行伍。
【注:悃(ㄎㄨㄣˇ)欵】真摯、誠懇之心。 欵,同「款」,誠也。
- Apr 16 Fri 2010 11:26
02 《第二 行發符懸旛法事》注釋淺譯 (01)
- Apr 16 Fri 2010 10:03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8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今此立法,勿令有疑。如法非法,兩者須知。
戒德高遠,觀道幽微,有一不如,不名法師。
信三寶尊,念六道苦,如此發心,是名施主。
進止有法,梵音遠聞,有一不如,不名秉文。
善知節度,有正有從,如此合宜,是名法眾。
- Apr 16 Fri 2010 10:01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7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宣「證盟疏」】-
釋迦如來。諸佛菩薩。證盟開啟。
歸命十方調御師。演揚清淨微妙法。三乘四果解脫僧。願賜慈悲哀攝受。
仰啟三寶。不捨慈悲。高處法筵。證明功德。
今辰聿有脩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。茲當結壇開啟,有意敷宣。三寶光中,希垂朗鑒。
- Apr 16 Fri 2010 09:53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6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上來奉請諸佛菩薩,明王諸天。各以威神,加被我輩。誦持真言,不違法則。加持淨水,有大力用。即此法門,圓顯三德。
是以如琉璃寶,清淨光明,無有染礙。即法身德。
如如意珠,雨一切寶,無不具足。即般若德。
如轉輪王,所向自在,無有罣礙。即解脫德。
呪既三德,水亦三德。全呪是水,全水是呪。體用不二,同一祕藏。
- Apr 16 Fri 2010 09:50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5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啟請毗盧佛】-
恭聞聖觀自在,為諸大眾。乞請釋迦世尊,為說十方剎土。
一切毗盧遮那如來。皆同一時,各伸右手,以摩清淨蓮華明王之頂。同說不空大灌頂光真言。
若有過去十惡五逆四重諸罪。聞此二三七徧。經耳根者,即得滅除。
若諸眾生,具造惡業。身壞命終,墮諸惡趣。以是真言,加持土沙。散其身上,及以塔墓。
- Apr 16 Fri 2010 09:45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4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啟請觀音大士】-
恭聞聖觀自在。於過去時,始住初地,值千光王如來。為說廣大圓滿,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。令與眾生,作大利益。
是時大士。一聞此呪,頓超八地。至今釋迦如來,與諸菩薩。普會補怛,落迦山之時。惟我大士,躬對如來。以大悲心,說此章句。流通世間,無不蒙益。
【譯】:恭聞觀世音菩薩,於過去無量億劫前始住初地時,適逢千光王靜住如來出世,而為之宣說「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」,並教令持此大悲心呪,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,廣興救度而作大利益。
當時,觀音菩薩一聞此呪,頓然超升第八不動地。乃至當釋迦如來與無數諸大菩薩普會於補怛落迦山寶莊嚴道場時,觀音菩薩即親自恭對如來,以大悲心宣說此大陀羅尼神妙章句,而令普遍流通於世間,凡有見聞受持者,無不蒙受不可思議之大利益。
- Apr 16 Fri 2010 09:40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3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初結地方界 (三徧)
○恭白十方三寶眾。明王穢迹眾威神。 梵王帝釋四天王。八部天龍咸護念。
○此日將修平等供。要令此地異常居。 須憑神力為加持。清淨光明同佛剎。
【譯】:「結界」初始,先結「地方界」。
恭敬稟陳十方三寶聖眾,明王、穢迹金剛等眾威神,及梵王、帝釋、四天王,并同天龍八部等眾,咸皆垂慈而護念。
- Apr 16 Fri 2010 09:15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2)
-《水陸儀軌會本》注釋淺譯 (田果彥)-
-【◎奉請諸聖結界】-
一心奉請。如來化現。圓滿神通。大穢迹金剛聖者。并諸眷屬。
惟願不違本誓。哀憫有情。降臨道場。護持結界。
【譯】:謹以至誠之心奉請,如來慈悲所化而具足圓滿神通的大穢迹金剛聖者,及其諸眷屬。
祈願不避穢觸消除穢惡而深淨大悲的金剛聖者及諸眷屬,無違度眾之本誓願力,哀憫苦難眾生,降臨法會道場,護持結界。
- Apr 16 Fri 2010 08:56
01 《第一 行開啟結界法事》注釋淺譯 (01)